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
每年的中考作文题目都是考生、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,它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次检验,更是对时代精神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,2024年常州中考作文题目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便是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题目,它要求考生从“旧”与“新”的对比中,挖掘出深刻的主题,表达独特的感悟,本文将从题目解读、构思方法、范文赏析以及写作启示四个方面,对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这一作文题目进行深入探讨。
一、题目解读
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这一题目,简洁而富有张力,既包含了时间的跨度,又蕴含了情感的深度,从字面意义上看,“旧”与“新”是一对反义词,代表着过去与现在、传统与现代、熟悉与陌生等对立面,题目中的“与“那样”则赋予了这两个词更多的情感色彩和比较意味,暗示着“旧”与“新”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,而是存在着某种联系、转化或融合。
1、时间的跨度:旧与新是时间流逝的见证,旧代表着过去,是历史的积淀;新则代表着现在和未来,是时代的变迁,从旧到新,是时间的推移,也是社会的发展。
2、情感的深度:旧与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变化,更是情感层面的体验,旧物可能承载着美好的回忆,新人新事则可能带来新的希望和憧憬,旧与新之间的对比,往往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
3、对立与融合:旧与新并非水火不容,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,旧可以孕育新,新也可以继承旧,这种对立与融合的关系,正是题目所要探讨的核心。
二、构思方法
面对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这一作文题目,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构思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:
1、以小见大:通过一个小故事或一件小事,反映出“旧”与“新”之间的深刻关系,可以写一件旧物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或者一个新事物如何继承了旧传统的精髓。
2、对比手法:直接对比“旧”与“新”的不同之处,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价值,可以对比旧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便捷,或者对比旧文化的厚重与新文化的创新。
3、情感共鸣:通过讲述个人经历或感受,引发读者对“旧”与“新”的情感共鸣,可以写自己对旧物的怀念和对新事物的期待,或者写自己在旧与新之间寻找平衡和成长的过程。
4、哲理思考:从哲学或文化的角度,探讨“旧”与“新”的辩证关系,可以讨论新旧交替的必然性、新旧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等。
三、范文赏析
以下是一篇以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为题的范文,供考生参考:
那么旧,那样新
今年的春天来得极早,来时没有“乍暖还寒”的过渡,从树上枝条间抽出的星星点点的绿以及如烟花般绽放的桃花中,春天已经踏着轻捷的脚步到来,用她的臂膀,温暖着整个大地。
推开窗户的一刹那,我便和阳光撞了个满怀,初春的阳光如水般倾泻,带着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,洒进我的心间,阳光透过巨大的树冠投射下碎金子般的阳光,斑驳地散落在地下,树与树叶间似乎也有群星闪耀,我微眯着双眼,抬头望向天空,太阳大张旗鼓却又不失温柔地悬在半空,太阳周围的天空以及大地,都像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,此时的阳光,无论淡也好,浓也罢,都是无不恰到好处的。
春天的天空微微泛蓝,远处几朵白云悠闲地在山间飘泛,平原上油菜花的亮黄交织着一块块新绿随意地铺满整个山野,一群群蜜蜂不知何时来访,在花间盘绕,嗡鸣,我喜欢平原上的油菜花,那一片片惊心动魄的亮黄色总是让人难以忘却,依稀记得儿时,我和姐姐经常在花田里玩耍,在大片亮黄的背景中嬉戏,采集花朵编织花冠戴到头上,在蓝天白云交织下的田野里留下欢快的足迹……油菜花总是会带着我儿时的回忆,在我心中最温柔的部位留下一抹温暖的色泽。
一阵微风贴着花田,清新的花香杂交着春天的气息在空中弥漫,像细网般网走了往日的尘埃与疲倦,我仿佛看见所有的油菜花都应约而来,同时微笑,同时旋转,同时歌唱,小河如同一条细细的绸条,缓缓地流淌着,微风过后湖面泛起的丝丝涟漪,圈圈向岸边漾开,打碎了河岸边绿柳的倒影,河堤的一排排新柳,依傍着河水,枝条缓缓延伸,但并不茂密,显露出娇小模样,枝条间也只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,还谈不上婀娜,那耀眼的绿中分别孕育着美的端倪,宛如从江雨朦胧的烟雨中款款走出的少女,眉宇间带着一分清秀,一分超然脱俗,一分温婉。
黄鹂在树间蹦跳,鸣出一首首悠长的曲调,无论是轻快明丽的温色调,或是秀丽、蓄满希望的冷色调,都不足以诠释春,因为在我眼中,“春”便是人间仙境。
晨起的花儿总会凋谢,可也总会化作春泥于盘虬的根下形成新的命运循环,如此看来,“新”与“旧”之间本就如“鸡生蛋”“蛋生鸡”一样,是个循环往复的无尽命题,我无意争辩谁先出现或谁更重要,但构成新旧交替之间,必然有能量迸发。
新旧之间,带来文化的碰撞。《觉醒年代》,一部讲述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产生与发展的史诗巨作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辜教授于北大发表的那一通演讲,那时军阀割据人心涣散,复辟的阴霾笼罩着中国,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,北大学子们对辜教授的长辫子议论纷纷,认为那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象征,应该被去除,但辜教授直言道:“我的辫子长在头上,而你的辫子长在心里。”新旧文化的交替本是正常,但不能将旧文化一刀切,旧文化乃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立国之本,所以应对新旧文化交替持“百家争鸣”的态度,从此,因此次文化碰撞,诞生了更多半文言半白话的经典作品,为文坛注入了新活力。
新旧之间,带来生活的变化,有一次急着出门,忘记携带手机,付款时与店员相视无言尴尬之际,脸恰好对准付款镜头提示付款成功,解了我的燃眉之急,人脸识别仅仅只是生活因新发明而改善的一小部分实践,相信以它作为发明的典范,继续钻研的话,必又会涌现一批不错的发明。
新旧观念更新迭代,原本有利有弊,自从几年前共享单车横空出世想取代传统自行车“不方便”的地位后,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共享单车,更有偷车拆车等乱象持续发生,在新旧之间,要找好关系的平衡点,逐步推进,才能发挥最佳效果。
新旧之间,带来学习的进步,近几年来,教材改版,对某些插画进行了修改,又对某些课文进行了完善,此举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,也更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进步,疫情肆虐期间,钉钉网课取代传统线下课堂,不仅有效阻挡了疫情的传播,还增加了课堂的新奇程度,玩中学、学中玩的教学理念终于得到了实现。
四、写作启示
1、注重情感表达:无论是写旧物的怀念还是新事物的期待,都要注重情感的表达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真挚情感。
2、深入挖掘主题: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对比上,要深入挖掘“旧”与“新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刻主题,使文章具有深度和广度。
3、运用多种手法:可以运用对比、象征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,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4、注重结构安排: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,使文章条理清晰、层次分明,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,先引出主题,再分点论述,最后总结升华。
5、多阅读多积累:多读一些优秀的范文和文学作品,积累词汇和句式,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。
《那么旧,那样新》这一作文题目既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验,也是对考生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锻炼,只要认真构思、深入挖掘、注重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,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。